发表时间: 2025-03-14 12:05
茶,香叶,嫩芽,自古为僧道俗三家所爱。《本草经》说:“神农尝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茶而解之。”
北京道教圣地白云观李信军道长指出,古人多应用于养生、医药方面。认为饮之可以提神解乏,除脂解腻,清心明目、消渴去暑,有促进肠胃消化的功能和作用。茶叶中还含有较丰富的氟,可以补充人体钙质,预防龋齿,去除口臭等。
中国人向来重视“品”,如人品、流品,又如酒品、牌品,为什么呢?“品”字三个口,“三”者为众,众口铄金,几乎人人都怕遗臭万年,而想留个好口碑。
喝茶,也有“品”,称为“品茶”。古人认为喝茶不仅为了解渴消暑,而是“清心、养性;谈玄、论道”。故又称之为“品茶论道”,在品茶过程中悟道方为“茶道”。这是对茶的最高褒扬,及“品”的最高境界。
李道长说,喝茶不是越多越好,也不是什么样体质的人都宜喝。酒能醉人,茶亦能醉人,故不宜多喝。所谓“茶亦醉人何须酒,书自香我何须花”。
李道长给出的建议包括:
1、体质强、吃得胖、易上火的人宜喝茶;体质瘦小,气血虚弱的人则不宜多喝。
2、晚上不宜喝茶,隔夜茶更不能喝。
3、饥饿时不宜喝茶。
4、服药不宜用茶水,生病及治疗期间不宜喝茶。
5、水不开泡的茶不宜喝。
6、霉变的茶叶不能喝。
7、茶应热饮,茶凉不宜再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