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表时间: 2025-03-24 07:13
购买大红袍,选择哪个产区?答茶友问:
声明:我不卖茶,只品茶,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!
前天,一位茶友看了我的文章“购买龙井茶,选择哪个产区”,在评论区留言,“大红袍,选择哪个产区?”欢迎这位茶友的互动和交流。
大红袍,产自福建省武夷山,青茶类,以条索紧结的外形、绿褐鲜润的色泽、橙黄明亮的茶汤、红绿相间的叶片、香气馥郁的茶香、鲜爽醇厚的口感而闻名于世。据有关典籍介绍,大红袍可提神益思、消除疲劳、生津利尿、解热防暑、杀菌消炎、解毒防病、消食去腻、减肥美容、防癌抗癌、降血脂、抗衰老!这个看看就行,如果身体不舒服,去医院就医才是正途。对于茶叶的功效和作用我们可以理解为对身体营养物质的补充,与五谷杂粮、蔬菜、水果没有什么不同!
大红袍具有青茶类茶叶的一切特点,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散发出来的高而持久、兰花香馥郁的香气,冲泡和七八泡犹有余香,可见大红袍是多么的耐泡。
一、最正宗的大红袍---九龙窠。
对于大红袍,这个就和别的茶很不一样,正宗的大红袍,只有产自九龙窠石壁上的6株灌木系茶树,有300多年的树龄了。而这6株灌木茶按照层数分为三层,最高处4棵,从石刻“大红袍”数起编号为1、2、3、4;稍下一点有1棵,编号为5;最下面也是1棵,编号为6。
这6棵灌木形态的茶树,是经过武夷山群体种茶树长期自然杂交而成,虽然属于相同的群体种品种,但个体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。
3、4两株茶树性状相同,成熟早,两个结节之间比较短,叶子比较小,但更加的修长,光滑而叶齿浅,岩韵明显,有粽叶香,香气浓郁而味醇,叶底黄亮但较暗。
2、6两株茶树性状相同,成熟比3、4两株茶树要晚几天,两个结节之间也比较短,叶子比较小,但呈现椭圆状,叶平滑而叶齿细,香气较高,味醇和,但茶质稍薄,叶底黄亮,绿叶红镶边明显。
1、5两株茶树性状相同,成熟的最晚,这个叶齿和叶边非常明显,叶齿很粗很深,导致叶边呈现波浪形,香气介于上述3、4和2、6之间,味同2、6,叶底黄亮。
这6株茶树所产的大红袍,数量太少,这个不是一般人能够喝到的!我也想尝尝味道,但至今未能如愿,实为憾事!
现今我们能够见到的大红袍,基本上都是在福建省不同地区栽种的无性系茶树品种,据说口感和香气无限接近于九龙窠6株母树,但由于我没有喝过母树,所以不敢妄自评价,但以我个人的品茶经验来说,无性系繁殖的大红袍确实从遗传学上来说是无限接近的。这主要归功于母树无性繁殖的茶树在遗传性状上很难发生变异,所以对于无限接近母树的口感和香气我是持信任态度。
而如果是用茶树种子繁殖培育的茶树,由于种生会发生个体差异,所遗传的性状就会和母树有 很大的差异,同是从一棵茶树上采摘的种子也会因种生而存在个体差异,所以就会有二代、三代之说,口感和香气会存在很大的差异。
但就我所了解的福建省栽种的大红袍都是无性系茶树品种,因此口感和香气无限接近于母树的性状特点,就非常可信!
比如大红袍茶树采用从母树上扦插等无性繁殖方式进行培育,然后制成大红袍成品茶叶,其所表现的性状大概率和九龙窠母树保持高度相似。
再比如大红袍母树有6棵,选择不同的母树进行无性繁殖,栽种出来的茶树采摘茶鲜叶后进行拼配,成品茶叶出现的性状和同源的母树拼配出现的性状相同,也是大概率无限接近母树的口感和香气,这是从遗传学角度来推测,毕竟我没有喝过九龙窠母树的茶叶,不敢妄下结论!
二、大红袍的种类:
由于母树大红袍受到保护,我相信大多数喝大红袍的茶友,喝的都不是从九龙窠母树上采摘的茶鲜叶制作的茶品,喝到的应该是人工繁育栽种的大红袍!
对于人工干预的大红袍,按照目前市面上流通比较广的分法,大约有三种:
1、纯种大红袍:
(1)奇丹:这种大红袍基本上保留了母树的性状特征,其口感和香气无限接近于起源母树。是目前市面上最经典的纯种大红袍,虽然不可能完全达到九龙窠母树的口感和香气,但其香气清幽,尤其是兰花香气馥郁,岩韵突出,叶底红绿相间,应该是最接近九龙窠母树的品种。
(2)雀舌:这种大红袍是从九龙窠1号母树上采摘的茶籽经过有性繁育,又经过对其后代的选育,最终形成的有性大红袍品种。虽然在种生过程中不免出现一些遗传差异,但经过对其后代的选育以后,其性状仍然是十分接近于九龙窠母树的,所以也是很不错的纯种大红袍品种。茶汤橙黄明亮、香气芬芳馥郁、滋味鲜爽润活而柔和饱满!
(3)北斗:这种大红袍是从母树上截取的衰老枝条扦插而成,可以说是最接近与母树的品种,成茶汤色清澈明亮、香浓而鲜爽、味醇而回甘,岩韵突出。
这里我就不说九龙窠母树了,反正也喝不到!
2、商品大红袍:
这商品大红袍,说白了就是拼配的,比如由多种岩茶水仙、肉桂、奇丹等一起拼配而成,更加注重的不是来自大红袍母树的口感和香气,而是更加注重口感的平衡和层次感,这是市场主流产品,相信很多朋友都喝到过。
总之就是一句话,纯种大红袍注重的是单一原料来源,口感和香气向九龙窠母树看齐;而商品大红袍讲究多种原料拼配,注重的是口感的平衡和层次感,更多的是考虑适应不同茶友的品饮需求。
三、大红袍有那些产区:
1、核心产区:
首推的核心产区当认识九龙窠岩壁,哪里生长着6株灌木型母树,树龄300多年,是最具有地位的原产地和核心产区,制成的茶品是最正宗的武夷山大红袍。
再比如武夷山景区内的慧苑坑、牛栏坑、倒水坑、流香涧、悟缘涧与九龙窠气候和土壤相近,也比较适合大红袍茶树生长,口感和香气最有可能近似于九龙窠。由于地理位置相近,所处的年平均气温都是18---19℃,雨量充沛、空气湿度大,常年云雾缭绕,而且都是丹霞地貌,风化的岩石碎屑基本一样,都是通透性好,且富含钾、锌等元素,与九龙窠的气候和土壤非常相近,孕育出的茶树制成的茶品都是“岩骨花香”,岩韵明显。
2、外围产区:
这个我就不是很清楚了,只听说有些地方科研机构或个人也栽种了大红袍茶树,但我认为每种植物,包括茶树都有自己独特的生长要求,气候、土壤等是其品质的保证。
一句话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橘生淮北则为枳!”是我对大红袍的真实个人感受!仅代表个人主观意识,并不代表外围产区大红袍的具体品质。
所以,我在选择喝那里产的大红袍时,首选的都是标注产地是武夷山各大山场的大红袍,这只是我个人的偏好和认知,并不代表别的地方的大红袍不好!
个人观点,纯属个人臆测和对茶叶的个人认知,毫无任何科学依据,仅供参考,如有不足,欢迎交流探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