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味手记

黄茶的世界:十大品种的特色与口感分享

发表时间: 2025-04-13 09:02

黄茶属轻发酵茶类,其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、黄小茶、黄大茶,品质特点是“黄叶黄汤”。接下来给大家看看我心目中的黄茶排名,看看有没有你喜欢喝的那一款?

君山银针

君山银针是中国传统名茶,产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君山岛,被誉为“黄茶之冠”,始于唐代清代列为贡茶

君山银针芽头肥壮挺直,满披白毫,金黄底色,雅称“金镶玉” ,冲泡时茶芽三起三落,形成“群笋出土”“仙鹤迎宾”等景象 。汤色杏黄清澈,滋味甘醇鲜爽,带熟果香或兰花香 。

霍山黄芽

霍山黄芽是中国历史悠久的黄茶名品,主产于安徽省霍山县大别山腹地,尤以“三金一乌”(金鸡山、金竹坪、金家湾、乌米尖)为核心产区。始于西汉,唐代列为贡茶(《唐国史补》记载),明代正式定名,清代贡茶延续至清末 。被誉为“安徽历史第一茶”,陆羽《茶经》、李时珍本草纲目》均有记载 。

其外形条直微展,形似雀舌,嫩绿披毫,匀齐成朵。汤色黄绿清澈,滋味鲜醇回甘,具熟栗香或兰花香,叶底嫩黄明亮,突出“三黄”(干茶黄绿、汤黄、叶底黄)。

蒙顶黄芽

蒙顶黄芽是中国传统黄茶名品,主产于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,以"千年贡茶"著称,始于西汉(公元前53年),唐天宝元年(742年)列为贡茶并延续至清末,历时1169年 。

其外形芽头肥壮匀整,扁平挺直,色泽褐黄带金毫。汤色黄亮透碧,滋味鲜醇回甘,具熟栗香或兰花香,叶底全芽嫩黄,符合"三黄"标准。

沩山毛尖

沩山毛尖是湖南省宁乡县特产,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唐代即为贡茶,清同治年间《宁乡县志》载其"香嫩清醇,不让武夷、龙井"。

其外形叶缘微卷呈片状,形似兰花,色泽黄亮披白毫 。汤色橙黄透亮,具独特松烟香,滋味醇甜爽口,叶底嫩匀黄亮 。

平阳黄汤

平阳黄汤是中国黄茶的代表性品种,产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,创制于清代,距今200余年,清乾隆年间被列为贡茶。

干茶嫩黄油润,汤色杏黄明亮,叶底嫩黄匀齐,具独特"玉米甜香" 。

北港毛尖

北港毛尖产于湖南省岳阳市北港及康王乡一带,唐代已负盛名,称"邕湖茶",传说文成公主入藏时曾携带此茶,北宋《岳阳风土记》记载其"味极甘香,非他处草茶可比" 。

其外形芽壮叶肥,毫尖金黄显露,条索紧卷似兰 。汤色橙黄透亮,具独特玉米甜香,滋味醇厚回甘,叶底嫩黄匀整 。

远安鹿苑

远安鹿苑茶产于湖北省远安县鹿苑寺一带,创制于南宋宝庆元年(1225年),因鹿苑寺得名,距今800余年历史。

其外形条索环状(俗称"环子脚"),色泽金黄带鱼子泡,白毫显露 。汤色绿黄明亮,具独特兰花香,滋味醇厚回甘,叶底嫩黄匀整 。

霍山黄大茶

霍山黄大茶主产于安徽省霍山县及周边大别山区,创制于明代,距今400余年,明代许次纾《茶疏》记载其"消垢腻、去积滞"功效,清代列为贡茶 。

其外形叶大梗长,形似鱼钩,色泽金黄显褐,带独特"鱼子泡"颗粒 。汤色深黄透亮,具浓郁锅巴香(焦香),滋味醇厚回甘,耐泡度达5-6次

广东大叶青

广东大叶青主产于广东省韶关、肇庆湛江等地,创制于明代隆庆年间(1567-1572年),距今450余年,清代列为贡茶,现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。

广东大叶青属黄茶中的黄大茶类,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,制法独特 。其外形条索肥壮紧结,色泽青润显黄,叶张完整带金黄毫 。汤色橙黄明亮,滋味浓醇回甘,叶底淡黄匀整 。

海马宫茶

图片均源自网络

海马宫茶是中国黄茶的代表性品种,主产于贵州省大方县海马宫乡,创制于明代,清代乾隆年间列为贡茶,1925年《大定县志》记载其"茶叶之佳以海马宫为最"。

其外形条索紧结卷曲,茸毛显露,色泽金黄带褐斑(俗称"鱼子泡")。汤色黄绿明亮如竹叶,初泡微涩,三泡后显玉米甜香,滋味醇厚回甘,叶底嫩黄匀整 。

这是我心中的黄茶排名,有没有你喜欢喝的“茶无上品,适口而珍”,你心中的黄茶排名是什么,评论区可以分享下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