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味手记

七子饼茶的含义与制作工艺揭秘

发表时间: 2024-11-27 13:54

七子饼茶的含义与制作工艺揭秘


七子饼茶,这个概念最先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,就保留至今的茶品,行业人士将普洱茶近代历史大致划分为号级茶、印级茶和七子饼茶三个时期。

号级茶,指二十世纪初至一九四四年创立“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”(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)期间私人茶庄制作的茶品。主要茶品有:福元昌(白票、蓝票、紫票)、车顺、宋聘(红票、蓝票)、同兴号、同庆号(龙马、双狮)等。

五十年代粗字大红印圆茶


印级茶,一九五〇年,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(简称“中茶公司”)成立,开始生产“中茶牌圆茶”,这标志着印级茶时代的开始。这一时期,普洱茶生产由以私人茶庄为主导转变成以国家政府工厂为主导。主要茶品有:红印圆茶(粗字、细字、铁饼、无纸)、蓝印圆茶(甲级、乙级)、绿印圆茶(大字、小字)、黄印圆茶等。印级茶品大多数都由佛海茶厂(后称“勐海茶厂”)制造。

六十年代七子大蓝印青饼(勐海)


七子饼茶,20世纪六七十年代,中茶公司将茶饼包装纸下方标注的“中茶牌圆茶”挪至包装棉纸正上方,改为“云南七子饼茶”,同时将外包装棉纸字体变小,加上汉语拼音,并一直沿用到现在,这标志着印级茶时代的结束。代表性茶品有:7542小黄印青饼、7532(雪印)青饼、7542(八八)青饼、8653铁饼、8592熟饼等。

八十年代末7542 八八青饼(勐海)


三个时期的普洱,号级茶相对来说采用比较单一的茶青,印级茶和七子饼茶阶段,是拼配工艺的起始期和成熟期,开始研究拼配技术、划分茶青级别、尝试熟茶发酵工艺等。纵观普洱茶的发展历程,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各自的特征、各自的优缺点。

实行公司制生产后,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,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继续规范生产与出口,进一步完善普洱茶的商品定义,将形状、重量、包装规格等标准化。每筒七片、每片357克,并以内飞作为该茶品的身份证标记,一直沿用至今。


七子饼茶,这个概念,你可以说它是一个时代,可以说它代表了紧压茶的饼状形态、规格标准,也可以说它被赋予了很多美好的诸如多子多孙、多福多寿的美好寓意,但它绝不会是白茶、绿茶、乌龙茶,仅代表普洱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