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味手记

揭开胡适与黄山毛峰的神秘面纱

发表时间: 2025-03-20 10:44

分篇呈现历史人物与黄山名茶的故事

松烟沁史册:一盏黄山茶里的近代风云:篇一

《胡适的书箱里,总有一包黄山毛峰‍》


胡适到底喜欢什么茶呢?

他最爱的是家乡徽州的黄山毛峰与杭州⁩的龙井。

1916年初,在美国的胡适写信给母亲,要求寄点家乡土特产黄柏茶到美国,以答谢韦莲司一家对他的照顾。这一年,胡适已经到美6年,完全适应了美式生活,也找到了自己的求学方向,生活也不再那么拘谨。

当年3月15日,他再次致信母亲,说到蜜枣已分食完,茶存有许多,可以用一年之久。他所居住之地有小炉子,“有时想喝茶则用酒精灯烧水烹茶饮之”。有时有朋友来访,则与之分享。

1917年的北平,琉璃厂的旧书铺飘着墨香。刚归国的胡适抱着一摞线装书踏进四合院,紫砂壶里的黄山毛峰正泛起雀舌般的嫩芽。这位新文化运动的旗手,书箱中永远压着一包故乡徽州的茶——就像他总在西装口袋里揣着绩溪口音。

徽州人喝茶是要听泉的。胡适在康奈尔大学写博士论文时,把黄山毛峰装进锡罐寄往纽约。异国的雪夜,他守着电炉煮茶,看蜷曲的茶叶在杯中舒展成云雾山的模样。后来他致信族中晚辈:"饮故乡茶如翻晒陈年书信,可解思乡的乡愁。"

1934年秋,这位驻美大使在华盛顿办茶会。当碧青的茶汤倾入骨瓷杯时,他指着其中沉浮的茶芽说:"此物产自我徽州白岳之间,其形似东坡挥毫的竹叶尖。"那天下午,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们记住了"黄山毛峰"这个充满东方诗意的名字。

晚年在南港研究院,胡适仍保持着徽
州茶俗。清晨写作前必要饮"天地人"三道茶:首盏敬天,次盏醒神,第三盏才就着烧饼细品。玻璃杯里载沉载浮的,始终是黄山茶农寄来的雨前毛峰。他说这茶里有种特别的清苦:"像读《水经注》时嚼到的草木气息。"

如今绩溪上庄的胡适故居,天井下的八仙桌上,仍摆着先生用过的荷叶盖碗。春风掠过院角的玉兰树时,恍惚还能听见那句带着徽腔的感慨:"新火试新茶,终究不如故乡山水煎的滋味。"